第10章(1 / 2)

加入书签

曹老头死了,村民们遵照他的遗愿,没有追究曹福旺。

曹福旺背起曹老头,从戏台上下来,一步步走向自己家,他的身后,跟着一群默然无声的村民。

曹德旺发觉后,朝他们吼了一声:

“走开!总有一天,要给我爹偿命。”

许多村民散了,还有一些停下脚步,隔得远些,又继续跟上。

曹福旺走得沉重缓慢,直到天蒙蒙亮,终于到了家门前。

曹老太倚靠在院门框上看向戏台的方向,佝偻着身子,形如枯槁。

她眯着眼,还是看得清曹福旺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全是怨恨。

曹德旺身后几个与他同龄的发小围上来:

“福旺,节哀!”

“大叔无愧于大伙儿,他老人家教人敬佩!”

“都是兄弟,我们来搭把手。”

“是啊!有啥难处跟兄弟们说。”

......

语气越和善,曹福旺听得就越扎心:

“滚!”

他声音嘶哑,表情乖戾,双目通红,青筋暴起,喝退他们。

“儿啊,你爹回家啦。”

曹老太颤颤巍巍挪出一步,两只干枯的手迎上来。

一只抓着曹福旺的臂膀,一只抓住曹老头的肩头。

没有震惊,没有过度的悲戚,或许,伤心过度哭不出来了。

曹家二老老实本分,从没做过什么恶事。

出事后,曹老头带着镰刀上戏台,做了有去无回的准备。

曹老太必是知道的,或者说,曹老头出门前都跟她安排好了。要不,她身后的院子里怎么搭上了灵堂呢!

曹福旺看着老母亲,低头喊了声‘娘’,背着曹老头和曹老太走进家门。

那几个被曹福旺赶走的发小,又围上去。砰地一声,曹家院门关上了,几个人堵在门外,悻悻然走了。

这一天,曹家门口人来人往,走了一拨,又来一拨。全是来吊丧的。

但曹家的院门管得紧紧的,任谁敲门也不开。

即便有些个长辈,徘徊在曹家门外,再三劝说曹福旺:死者为大,安葬曹老头最为要紧,规矩总是要守的,丧事得要办好。

说得多了,曹福旺便出来混骂一通,骂走了老人们。

多半天,终于没有人再到曹家门前转悠。

孩子们却来了兴致,试探着,一步一小心地靠近曹家。确信曹福旺没有发觉,大着胆子凑到院门上,隔着门缝,从上到小,摞起五六个脑袋,好奇地向里面张望。

听到里面有动静,立刻散开跑远,到别处聚成一堆,分享自己看到的景象,议论院子里的灵堂,性奋又紧张。

曹福旺的罪过,曹老头的离世,不止给孩子们提供了猎奇的素材,村妇们也都提升了警惕。

晚饭后,村里的女人们闲下来,开始扎堆嚼舌头,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说得是眉飞色舞,把昨夜里到白天的事描绘得生动形象。少不了添油加醋臆想揣测。

其中,最令妇女们不解的是,日暮时,曹家突然去了一个和尚,有人隔墙听到和尚给曹老头念经超度,直到天黑,都没见和尚从曹家出来。

说到这里,都是感叹唏嘘,曹家的门,只为一个外来的和尚开了。

妇人们高涨的情绪持续到第二天。曹家的任何动静都足以引起她们的关注。

拂晓时分,有村妇看到曹福旺出村了,背着个包袱,气势汹汹,面目阴冷。

最关键的是,曹福旺左臂上缠着厚厚的布条,布条上染着一大片血迹。

这条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开了。

村子里慌张了,大家奔走相告。急需确定几件事:

有没有人伤亡?曹福旺会不会为了发泄仇恨与村民械斗?他说过要给曹老头偿命。

曹老太怎么样了?她是否还好好活着?

很快,这些疑问都得到答复,村里没有人伤亡,曹老太也好好的。

大概率,是曹福旺自残了。

不过,很快,这个答案被推翻了。

姜雨芫在去私塾的路上,看到旋风一样飞奔而过的欧阳道川。

他没有停下脚步,看也没看姜雨芫。

姜雨芫看他着急的样子,没有跟他打招呼,直接去了私塾。

温惠和春花来得早,姜雨芫坐下时,才发现一直跟在身边的小阡陌不见了。

她熟悉了周围的环境,有时候自己会溜出去玩耍,姜雨芫没有在意。

不久后,欧阳道川折返回来,在私塾的窗外小声喊:

“雨芫。”

温惠听到,高兴地挥手:

“你怎么来啦?”

欧阳道川跟温惠点点头,朝姜雨芫招招手,示意她出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