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我们的孩子,不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2 / 2)

加入书签

余晴同意把余晓敏和吴海汶合葬在一起。

叶安然和余晴等送行的队伍,离开夏公馆后抵达遗体告别厅。

悼念完毕后,送行的车队,缓缓朝烈士陵园开去。

大半个鹤城的人沿街送行余晓敏。

似是送行余晓敏,也是在送行吴海汶。

不少鹤城大学的大学生自发性的前往烈士陵园送行。

致敬他们可歌可泣的爱情。

也致敬牺牲在战场上的英雄。

下午。

送行的人渐渐离去。

叶安然和夏芊澄、安娜陪着余晴、吴妈和吴老回到鹤城。

本意是想请余晴他们留在鹤城多住一些时间。

余晴和吴妈、吴老却是以不能离开家太久为由,选择离开。

叶安然给他们准备了抚慰金。

临行前,他把抚慰金支票分别递给吴老和余晴。

余晴接过支票。

她看着上面的好几个0,苦笑道:“这是我姑娘一条命的钱吗?”

叶安然摇头。

“不,这是我们东北野战军给您和海汶家里的一点心意。”

“你们把孩子放心的交给部队,他们牺牲了,我们必须得做点什么。”

叶安然看着余晴手里的支票,“钱不多,但您要是有需要,我们一定会想办法的。”

余晴红肿的眼睛微微一眯。

“海汶是怎么牺牲的?”

叶安然:“被鬼子多架飞机包围,中弹坠机牺牲。”

余晴把支票递回去,“我家姑娘,也算是被鬼子断送了幸福,间接害死的。”

“叶长官,这钱就当是我们余家捐了,请您用这些钱,多置办一些装备,用来打鬼子,也算是替我们的孩子,替我们的祖国,争口气回来。”

叶安然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

发愣的时候,余晴把支票塞到叶安然的怀里,“叶长官,我替孩子们,谢谢你了。”

一旁。

吴老把他手里的支票递到叶安然面前,“孩子,我们的孩子,不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你如果让那些年轻的飞行员去为了一百万,和鬼子拼个你死我活,恐怕你一个飞行员都招不到,但你要说为了保家卫国打鬼子,就算没有一分钱的军饷,他们也会挤破头当飞行员。”

“这些钱,就留着置办一些飞机,弹药,军人保家卫国,也不能拿着铁锨锄头,去对抗鬼子的飞机大炮。”

他把钱塞到叶安然面前。

和夏立国等人挥手告别后,出门坐上汽车,准备去往机场。

叶安然陪同吴老出门去。

当代飞行员不仅爱国,就连他们的家人,也都是爱祖国,明事理的人。

可见海汶和晓敏两家人正派的家风传统,实在是令人佩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