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私情(3)(1 / 2)

加入书签

“不论今日之事结果如何,朕不想听到后宫之中有关于此事的只言片语,若有人胆敢议论此事,一律杖毙。”

皇帝沙哑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中,众人皆是正襟危坐,不敢多言。

过了许久,有太监通传果郡王到了。

就在果郡王信步进来,朝皇上行礼时,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果郡王身上,夏冬春却发觉甄嬛身后一名不起眼的小宫女,悄悄退了出去。

“十七弟,今日有人向你皇嫂告发,说你与朕的莞嫔有私情,还有两名人证声称亲眼所见你们二人端午那日夜里,于桐花台私会。”皇上悠悠开口,听不出任何情绪。

“皇兄明察,端午那日夜里臣弟确实因醉酒留宿宫中,也确实去了桐花台,只是臣弟与莞嫔只在宴席上有过数面之缘,并未有任何瓜葛。是何人如此颠倒黑白,臣弟愿与她当堂对质。”果郡王跪下,朗声分辩道。

“朕已将那人杖毙,十七弟不必忧虑,朕传你来,只是为了将此事分辨清楚,还你二人清白。”皇上开口。

“不知十七弟可否拿出随身携带的香囊,给皇上与本宫看看其中的玄妙。”皇后犹疑着开口,说完便心虚地瞧了眼皇上。

“自然可以。”

果郡王取下腰间的香囊,交给了苏培盛。

苏培盛躬身在皇上面前打开了香囊,其中果然有杜若花瓣。

“啊?十七弟,人证说你香囊里有莞嫔所喜爱的杜若花瓣,这你如何解释啊?”皇后指着香囊惊讶问道。

“无稽之谈,皇嫂明鉴,天下喜爱杜若之人不知凡几,臣弟前些日子在读《楚辞》,看到屈原曾在九歌中写道‘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便对杜若花起了好奇,寻来放入香囊,果然香气独特,于是臣弟便日日摘些随身带着,还命人制作干花,这些本就不是什么秘密,一打听便知。”果郡王慢条斯理道。

“可是有二人亲见果郡王与一女子于桐花台私会,且那名女子与莞嫔相似,也有人见到端午那日莞嫔深夜外出,这又该如何解释呢?”襄嫔又大着胆子出声问道。

还未等果郡王答话,便有人通报,碎玉轩的浣碧姑娘来寻莞嫔娘娘,说是六阿哥哭闹不止。

浣碧一进来,众人的目光便被吸引住,只见她一身精致的旗装流光溢彩,竟是浮光锦所制。

夏冬春瞧见了盛装打扮的浣碧,方才明白其中关节,方才有小宫女偷偷溜走,想是回碎玉轩去报信了。

浣碧一进来便面露骇然地行礼“奴婢给皇上,皇后,诸位主子请安,六阿哥在碎玉轩哭闹不止,奴婢特来寻莞嫔娘娘,只是这满院的血腥气,不知发生了何事?”

“有人告发你家主子与果郡王有私情,正巧你来了,你是莞嫔的贴身宫女,自然知道其中内情,便将你知道的都交代交代吧。”华贵妃冷哼道。

“浣碧姑娘好福气,这浮光锦连我这都只有一匹,没想到莞嫔娘娘身边的宫女都能身着浮光锦所制的旗装,要不说娘娘独得圣心呢。”瑞常在笑道。

“回禀皇上,皇后娘娘,我家娘娘与果郡王只是点头之交,从未有过私情,还望皇上明察。”浣碧急切道。

“你是莞嫔的宫女,自然向着她说话,有人亲见端午那日夜里,莞嫔与果郡王在桐花台私会,且莞嫔那日确实这你又作何解释啊?”华贵妃厉声道。

“端午?端午……”

“还不说实话?本宫且告诉你,方才因着此事,皇上已下令杖毙了三人,还不快将你知道的,如实说来!”

“皇上恕罪,皇上恕罪,奴婢有罪。端午那日夜里,是奴婢误入了桐花台,不是我家娘娘。”浣碧突然请罪。

“是你?”皇上皱眉道。

“是奴婢,奴婢误入桐花台,正巧遇见果郡王在此醒酒,奴婢便与果郡王搭了几句话。奴婢还与果郡王谈论了桐花台的‘夕颜’,感叹此话薄命,王爷便关切奴婢,要在宫中小心当差。其间王爷的香囊不慎掉落,奴婢瞧见即便装的是杜若,我家娘娘幼时便喜爱杜若,奴婢受娘娘影响,也喜爱了多年,好奇之下便与王爷多说了几句。”

“照你所说,是你因误入桐花台,偶遇了果郡王,才被御花园的奴才瞧见?”皇帝开口。

“回皇上,当夜奴婢身穿便是今日这套旗装。这匹浮光锦,华贵异常,宫中亦是少见,乃是谨贵人送给莞嫔娘娘,娘娘奖赏给奴婢的。奴婢心知这件衣服逾越了规制,平日里并不敢穿着招摇,只有在无人处才敢穿着出门。奴婢与我家娘娘自小一道长大,早有敬妃娘娘和惠嫔娘娘都曾说过,奴婢跟随娘娘久了,连模样,身形都有些肖似娘娘,若是当真被御花园的奴才瞧见,又见奴婢衣着如此华贵,轻易便会被错认为娘娘,当夜确实是奴婢误入了桐花台,不是我家娘娘。”

“嗯,朕也曾说过,浣碧与莞嫔,倒有两三分相似。”皇上开口。

“既如此,十七弟方才应当说清楚,才不至于多了这许多误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