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糖,很甜的(1 / 4)

加入书签

闰二月,福平省各大市区的分管县城,都纷纷举办了空前盛大的游神仪式。

闰二月每隔十九年才出现一次,常平县的各大乡村也尤其重视,村长与族长们早一个月前,就在筹谋游神的相关事宜了。

齐岳村也不例外,聘请了包括舞龙舞狮队、唢呐队、高跷队等各大表演团队,热热闹闹地跟随着高大威武的神像巡游乡村。

龙田镇龙田村甚至在本村的庙宇前临时搭了个戏台子,请了本县排名前五的杏春班出演梨园戏。

龙田村村委给每户人家免费发放一张门票,没有门票但也想前来观戏的人,不论本村亦或是外村人,都需花一百块购置门票,捐作香火钱。

门口安了张朱红长桌,前边放着功德箱,后边坐着三名中年女村民,当场将看戏人交付的钱捐进功德箱中,并且将其姓名记录在红纸上。

甚至有富人,为求福报,提了一大黑袋的钱来捐……

龙田村的依强锅边店远近闻名,一碗稀粥似的锅边,搭配上一块新鲜炸的海蛎饼、三角糕亦或是油条,在这燥热的季节,简直是鲜香可口。

南元带梁才雪在这吃完晚饭,就偷溜进了戏台子里。

是的,偷溜……南元是从后角门那爬墙进来的,随之从内部开了门栓,让梁才雪“堂而皇之”地进入了。

所谓赔偿请她看戏,原来是偷鸡摸狗!

天色渐暗,戏曲演员们吃饱喝足后,在后台纷纷开始化妆。

各个身穿白色的水衣子,五颜六色的烫金戏服整齐地挂在一排又一排的衣架上,等待上妆完毕再将这繁琐沉重的衣物套上。

上场次序较后的演员,只上了个粗浅的底妆,就上外边的空地上吊嗓子去了。

南元带着梁才雪躲在了挂满戏服的衣架后,种类繁多的戏服挂靠在一处,与旁边的幕布一起,围成了个封闭小三角,将两人完美隐藏。

戏曲开场,一曲《拜八仙》点燃全场!

台下满满当当的坐着人,坐在了各自从家里搬来的小板凳上。没抢到好位置的人,有的站着,有的坐地上,有的爬树上,有的扒在戏台下……无一不认真的看这第一场戏,争抢着沾到首场的福泽。

为了让村民们沉浸式看戏,庙宇内并未开灯,庙前空地上未通电,因此只戏台前挂了两盏一米宽的大灯笼,火红的光亮,正好照亮了舞台。

没有五彩缤纷的舞台灯,却有着厚重的历史感,半点不输设备齐全的大剧院。

小时候,梁才雪的福安话说得很好,但自打上小学起,老师为教学普通话,强行要求学生们日常交流都用普通话,并让学生们相互监督,互相检举,谁说了一句福安本地话,就得当场摔自己一巴掌。

自然,学生们都是做做样子摔的,力道跟玩似的,但小孩的荣辱心最是强,仅仅一个学期,大半班学生的普通话便可圈可点了,缺点是福安话相应薄弱了。

戏曲是为冗长的唱腔,现场并未配备滚动的字幕,于是梁才雪听得一知半解的。

横箫、二胡、唢呐、青鼓、大小锣等乐器声此起彼伏,配合着戏曲演员们或高昂或低沉或激动或愤恨的表演,场面一度空前热闹。

没人注意到的是,今晚的月亮似乎被天狗蚕食了,从圆到半圆再到月牙状,仅用了一场戏的时间。

《拜八仙》唱完,衣架上的衣服就被抽走了五分一,悬挂的衣物间漏出的空隙,让藏匿于其中的两人可以清晰地看见后台来来去去的演员们。

梁才雪一口气吊在了嗓子眼,生怕被人发现,没再敢继续看戏了,隐约听到了熟悉的报幕——《陈三五娘》。

这是改编自福平省家喻户晓的民间爱情故事,讲的是陈三邂逅五娘后,勇于对抗封建礼教,最后成功与之私奔。

此出戏出演的群众甚多,包括主人公的父母、兄嫂、侍从等配角,林林总总近二十人。

如此一来,第二出戏开场不过十五分钟,两人躲藏之处的衣架上便空了大半,两人的“屏障”形同虚设,瞬间暴露于未上场的演员面前!

“!!!”

见自己与南元鬼鬼祟祟的,他们不会来查票吧!

梁才雪一口气没提上来,脑袋忽得被一只大掌按住,随之脑袋被迫埋在了南元的胸口上,刚好避过了演员们投来的视线。

南元低下头,嘴唇在距离她因讶异而微张的嘴半指不到的地方停下。

从演员们的角度看,两人亲密的坐靠在一处,女方整个依偎在男方的怀中,正是小情侣们火热接吻的画面。

灯笼处跳动的红光照来,被各种遮挡物打成细碎的光影,打在两人的身上,忽明忽暗的显得美轮又美奂。

立刻有三五个人驻足点评了起来:

“啧啧啧,现在的年轻人呐。”

“羡慕还是嫉妒啊?这叫做勇往无前的青春!浪漫懂吗?小草地、小角落才是绝美爱情的温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