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1 / 2)

加入书签

河滩草丛里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的屋顶,让姜雨芫和春花事后仍是惴惴不安。

她们约定:这件事谁也不说。

姜雨芫叫醒了温惠。

温惠睁眼就喊:

“吓死我了。”

姜雨芫抱住她安慰:

“没事,没事,我们走吧。”

春花不忘找回装满田螺的竹篮,向姜雨芫和温惠展示:

“看!满满一篮子。”

姜雨芫见温惠恢复了精神,嘱咐春花:

“春花,你先送温惠回家,然后给田螺泡水吐泥,我去接宗志去私塾。”

春花眼珠转到温惠身上,小声表露自己的不满:

“不是很能耐么,见点儿血就晕,关键时候还得靠我,嘿!胆小鬼。”

温惠凑到春花脸上:

“你说啥?说我啥?”

春花直往后退:

“我...我...”

没说出话来。

姜雨芫拉开两人:

“行了!你俩别闹,误了时辰七先生会发觉的,七先生发觉我娘就知道了。”

春花和温惠立刻闭嘴,三人一道快步向村里走去。小阡陌紧紧跟随。

姜雨芫回家看到姜宗志还在午睡,匆匆填饱肚子,叫醒姜宗志去了私塾。

小阡陌似有些精神不济,姜雨芫便把她放进窝里,叫她好好睡一觉。

后半天,姜雨芫虽然在写字读书,但总是心不在焉,屋顶突然出现和阡陌面对屋顶低吠的画面不时浮现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下学时,姜雨芫实在忍不住,转到私塾屋后,向河滩方向看了看,确定一切平静,才略微放宽心。

“姐姐,你在看什么?”

姜宗志好奇地问。

“没看什么!”

姜雨芫用斥责的语气回答姜宗志,掩饰自己内心的紧张不安,又嘱咐他:

“宗志,千万不要到河滩去。”

姜宗志拖着长腔回应:

“我...知...道,大人说...卫河里有水鬼嘛!”

姜雨芫拉紧姜宗志,回家去了。

到家时天还早,父亲和母亲都没有回来。

姜雨芫先去看了看小阡陌,她睡得正香。

安排姜宗志取出书来复习七先生讲的功课。

然后,就开始刷锅烧水做饭。

姜宗志读了一会儿书,觉得没有意思,央求姜雨芫去祖母家玩会儿。

姜雨芫经不住他纠缠,便答应了。

姜宗志前脚刚走,春花后脚就来了,一手提着竹篮,一手拎个旧布袋。

春花不用招呼,喊着姜雨芫的名字,听到答应就钻进厨房里,把竹篮往灶台上一放:

“都吐干净了,是蒸是烤,你爱咋吃就咋吃。”

姜雨芫往竹篮里看了一眼:

“咋这么多!你跟蔡婆婆的呢?”

“都留下了,够了。”

春花拍拍胸脯:

“你家人多,自然吃得多。”

“温惠的呢?”

“这是她的。”

春花举起布袋给姜雨芫看,布袋里鼓着碗大的一疙瘩。

姜雨芫伸手去夺布袋:

“不行,温惠的太少了,我匀给她些。”

春花立刻收回布袋,藏在背后,倔强地瞪起眼:

“不少了,这些都是多的,田螺是咱俩下河摸的,她就负责捡捡,才花几个力气。温惠自私又小气,回家的路上她还怨我摔破屁股让她看见血。哼!就算她没晕血,也会被土里出来的怪屋子吓晕。”

“你告诉温惠了?”

姜雨芫紧张地问。

“没有。”

春花不好意思地说:

“我跟婆婆说了。”

姜雨芫有些生气,但生气也没用:

“蔡婆婆说啥了吗?”

春花没有留意姜雨芫的表情变化,但见她不再跟自己抢布袋,就收回手,把布袋也放在灶台上,复述蔡婆婆的话:

“婆婆没有骂我,而且让我告诉你,以后要离那个地方远远的。婆婆讲,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河滩上有座庙,庙里总发生一些怪事,后来庙就消失了。太久了,婆婆都记不起庙的事儿了,村里也没有人记得这个传说了。咱俩看到的怪屋顶可能就是那座庙。婆婆叫我不要跟别人乱讲,也不要去想。”

春花说得不太明白,但姜雨芫大约已经听明白。

她正在思索的时候,温惠来了。

春花反应比平时快了许多,拿起灶台上的竹篮,要找个隐蔽的地方藏起来。

还没找到,温惠就进来了。

姜雨芫一手抓起布袋,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