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1 / 6)

加入书签

沉重又急促的纷杂脚步声踩在黑褐色的土地上,一行人谁也没有再多说,看望过伤员之后,疾步折返主帐。

所有人都顾不上擦洗甚至裹伤,一卷红色箭头和灰褐区域密集的江南作战舆图飞快摊开在偌大的长案上。

谢辞吩咐:“马上去把长孙元齐、高嶂、乔砚槐、吕旻、王颖之叫过来,快!”

这些都是先后投于谢军的陇西及江南小望族,长孙氏起了这个头,他们见势不好,已经先后投降。

谢辞现在的目标是尽快击败李弈,解除南方大军,顿了一息,接受了他们的归降。

谢辞深呼吸一口气:“现在我们唯有釜底抽薪。”

得到这个消息已经几天,反复思忖和商量过,这局面实在太过棘手,进退维谷前后掣肘,思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李弈后方起火。

到了这个地步,李弈一干人等把江南的贫民已经逼迫到这等田地了,前有松州为例,他们唯一能考虑的,就是让广大的贫民形成义军,让李弈等前后仓促顾此失彼,如果再驱逐贫民做先锋军,恐怕后方的反抗会更加激烈。

义军遍地开花。

将进退维谷的局面还回给李弈。

眼下这个棘手的难关才会迎刃而解。

顾莞这些天没闲过,她摊开他们这段时间竭力收集到的情报:“李弈和五大世家这段时间,一直在全力扑杀反抗者的头领,大大小小。”

谢辞和顾莞想一块去了,几乎是得讯的当时,她思忖了短短半炷香之后,一边命人送急信回大营,另一边带着人火速深入江南腹地去了。

不足十天,兵分十几路得到了初步的消息,她赶紧掉头回大营。

江南有义军的基础吗?

是有的。

并且李弈和五大家族也想到这一点,正在全力扑杀,谢风谢海他们都没回来,正在试图阻止营救。

十天不到的时间,轻易就驱赶出来十数万的贫民,并且全部都是最能经得起驱逐的当年的男丁,简直就是随手一薅,就能薅出一大片来。

可想而知江南底层是怎么的一个水深火热情形。

底层贫民已经快活不下去了,反抗肯定是有的,并且在谢辞大军兵锋南下驻于大江北岸伊始,这些反抗如滚水下了油锅,一下子变得激烈起来。

谢家卫包括流云卫等经营素来不在南方,殷罗那边和这些骚动也无甚接触,他们想要完成这一件事,非得借助本土力量不可。

长孙元齐他们已经急匆匆赶到了,整个谢辞大军的高层臣将几乎尽数聚拢于此,乌泱泱的铠甲颊面焦黑染血,气势极之迫人,长孙元齐高嶂等人十分紧张,屏息急忙上前见礼,“见过殿下!”

谢辞懒得纠正他们了,立即叫起:“江南各处这么些反抗头领,有哪个是能力最强势力最多,最有可能迅速联络并拉起一支义军的?最好是在高县等地。”

来之前,公孙元齐等人已经想过叫他们什

么事了,心里大致有数,略略思忖又商量一下,很快就回道:“窦夫人。”

窦夫人原是黄梁山脚缫丝女,幼时家系秀才之女,家有百亩桑田,可惜秀才爹在她三岁那年赶考,被构陷作弊夺取功名入狱死于监中,之后百亩桑田先后被侵占,她家一贫如洗,祖母母亲日复一日缫丝,瞎了眼睛却填不饱肚子,最后为了给她省口粮,生生饿死了。

她还有一个弟弟,也饿死了。

这个过程中经历的苦难就不一一细表了,她是因为五官底子看着好,被签做奴婢备用,这才活下来的。

但窦夫人并不想当奴婢,她逃跑了,最后不知从哪里学回来一身武艺,之后数十年一直在江南地区从事反抗事业。因她娘家姓窦,又自行绾起长发,故人称窦夫人。

她是江南地区活跃时间最长、先后兴起过反抗活动最多,经营也最深的反抗者头领。

刺杀过官员、建起过寨子,不过寨子后来没留存转为地下活动,给缫丝工佃农纤夫渔民等解决过很多问题,非常肯定已经形成组织了。

乔氏的族长乔砚槐立即补充:“但窦夫人已经被捕了,正押往天丘大营,等待萧达清醒过来后辨认。”

天丘大营,即现在的南军大营。

吕旻、王颖之纷纷点头:“没错,我们得到的消息也是这样。不过我们的不知道有没有真的窦夫人。”

长孙元齐说:“窦夫人刺杀了萧达三次,萧达认得窦夫人。”

这个窦夫人金蝉脱壳很厉害,曾经好几次以为成功消灭她了,但过后一段时间,她又重新出现,这才知道上次捕杀的并不是。

经过几次之后,每次成功捕获窦夫人,萧达就会先让人囚运过来先辨认真伪。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