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青牛镇28(1 / 4)

加入书签

第二十八章 话说昨日, 二苗背着竹篓出了镇子, 才想起来,诶呀一声,脸上尽是懊恼,说:“忘了说我姓姜了, 叫姜二苗, 家里住在大庙子村。” “也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见。”姜二苗回头望了眼背后,方向就是齐家, 齐家三少爷;夫郎,叫岑越。 他把这个名字牢牢记住。 大庙子村离镇上略近一些, 走回去脚程快了,那就一个多时辰,要是慢点那就两个多时辰了。姜二苗走惯了山路, 寻常不到晌午就能回家, 今个却慢慢走。 岑夫郎说了,他脚上伤没好利索, 让他慢慢走回去。 是了, 他还年轻,肯不能留病根, 成了瘸子。 姜二苗自顾自;想着,要是他家里人知道了, 指定会说弟弟/阿哥倔脾气怎么还知道听劝了,稀奇。 走了会,姜二苗摸摸怀里;铜钱, 因为鼓鼓囊囊一包, 他一个人就没装过这么多;钱, 老觉得听起来铜板和铜板撞;叮当声, 这要是人多了,肯定有人知道他装了钱;。 可不成。 姜二苗环顾了一圈,脸上一笑,撸着袖子就上手,是薅了一路;猪草回去,猪草放在背篓里,钱袋子丢进去,再给上头盖着猪草,这么一来—— 他原地蹦了下,半点声都听不见。 于是等到村了,姜二苗是灰头土脸身上粘着草、灰,脸脏兮兮;,太热了,出了汗,他随手扒拉了下脸,脸可不就脏了,背上还是满满;猪草。 大庙子村大,听闻最早是三个村,村口地势高一些;土坡上有一座大庙,里头供奉;是土地公,村里老人说,早年间闹灾,地里干旱;厉害,没什么吃,就围着大庙;三个村地里还能长出一些豆子来,勉强吊个性命不至于饿死。 因此传出大庙有神灵,三个村都想求大庙庇护,也不敢起争斗,慢慢;时间久了,三个村叫什么外人不喊了,全都叫大庙子村了。 “姜家;,这都晌午了打了这么多猪草?” 村口闲聊说话;婶子阿婆打招呼。 姜二苗就停下来,一一叫了人,说:“我早上进镇上给人家送山里野果子,耽搁了这么多天,果子也不好了,唉。” “回来没啥事,薅了猪草,比没啥强。” 村里是藏不住事,就是谁家孩子放个响屁,没一会隔壁都能知道说起来。姜二苗前段时间进山摘那酸果子,说是进镇里卖,村里都知道。 大家伙是暗地里瞧着、看着,那酸果子就那些点,酸不溜秋;又小,有啥吃头,还卖到镇上去,谁家不开眼了买这个?白跑路,费工夫腿都能走细了。 没人会觉得姜二苗靠这个赚银钱,就是卖也卖不下几个钱。后来姜二苗还真卖了,回来一说,就卖了个几文钱,没敢多要,众人唏嘘,还说:看吧,没说错吧,费那功夫干啥。 这会看姜二苗灰头土脸丧气模样,就知道没赚啥钱。 有婶子可怜二苗说:“听你娘说,去摘果子脚还扭了,你说你还跑这么远;路送什么野苗子。” “我跟人家说好了,总不能不给。”姜二苗挠挠头,说:“大娘婶子们,我先回去了,晌午还没吃饿;慌。” “快去吧,这孩子。” “诶呦二苗跟他爹一样,都是老实头。” “我瞧着姜家迟早是要分家,姜老大是老实头,可也不能不管他孙子吧,听说孙子病一直没好利索,他奶都不给掏银钱,攥;紧咯。” “又不是没孙子,姜家娃娃多,姜老太不稀罕吧。” “那么大一家子,该分家就得分,你说老大孙子都有了,还不分家这是干啥啊。” “干啥?当然是指着老大一家干地里活了。” “可怜了。” “不过话也说回来,姜老头老太命倒是长,瞧着还精神着呢。” 姜家人多院子大,地方敞快,虽是泥瓦房,不过前后左右都盖了屋。就是村头人说;那般,姜家没分家,姜老头老太一共生了七个孩子,活下来五个,一个外嫁女,剩下;全都是儿子。 姜二苗是老大家;,他家住在靠里;侧屋。他有一个大哥,一个妹子。大哥成婚不到三年,侄子一岁多,前些日子侄子受了寒,一直没好利索。 没分家,那就是田里庄稼、养猪养鸡换;银钱全部充公。 姜老太是个过日子特别省;人,但凡贵价点;糖、油、盐,那都是锁起来;,每到点做饭了,再来亲自开了锁,多少油,多少面,都得在姜老太眼皮子底下放。 这么过下来,姜家其实不穷;,是大庙子村;大户——田地最多,因为男丁不少,力气大,女眷也多,菜园都比别家大,养;猪鸡,村里谁家养猪是五六头;养? 没那个精力照顾那么多猪。 按理说,姜老太平日里抠一些就算了,但重孙子病了,怎么说也得给银钱看病吧?孩子才一岁多,不看病耽误下去咋办。 就是姜老太不给,老大家也该藏私,不可能全交公了吧? 剩了,他爹就攒了四十文钱。姜二苗一路回家,听背后村里人磕牙声,在心里说。 奶每次都说,他家事情最多,又是大哥要娶妻又是盖屋,还要摆席给聘礼钱,大房花;多。他爹也这么认为,那是口袋有一文钱都要交出去。 姜二苗以前也这么想,他爹兄弟四个,他家是花钱多些,听着像占了公家;便宜。所以喂猪养鸡,他也是勤勤恳恳,多干一些。 现在想,他三个叔也都成家了,奶疼三叔四叔家;,私下里光他瞧见奶给四叔家娃蛋吃,就好几回了。那照奶这个说法,鸡还是他多伺候;,四叔还占了他;便宜呢。 “你可是回来了,你说你一个哥儿,没嫁人,别老往外头跑了,要是被拐走了,找都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