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赴日观美(三)(1 / 3)

加入书签

“什么鬼?”这是周德乐的第一反应,他如今虽觉那中年人有些不凡,但对其之言亦觉不可尽信,尤其是有关这只蝈蝈寿命的信息,毕竟通常来说蝈蝈成虫之后的寿命多在4至5个月之间,少数专业培养鸣虫的老玩家可以把蝈蝈养到8个月左右,但无论如何,1年已经是一只蝈蝈无法逾越的鸿沟,更莫说什么百余年了,或许周德乐自己都到不了那岁数。当然了,白捡一只上品的蝈蝈自然是好,有时人品爆发,幸福来得就是那么突然,好比行走间有一独角仙砸到头上。

简而言之,此后一路无事,在内城逛了半日,对于周德乐而言,最大的收获便是得到了这只蝈蝈,但想来早晚还得物归原主,嗯,前提是赴日途中不会丢失。由于是“效仿江湖人士秘密行动”,故而罗慕清也并未摆架子,到了红轮西坠之时,寻了一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客栈以解决吃喝住宿的问题。

次日午时,果有一批衣冠服饰高仿明朝的朝鲜官员前来迎接,言行举止甚为谦卑,毕竟彼时朝鲜作为清朝的附属国,在面对自己的宗主国时,纵使原本地位相近之人,相互之间也已自然而然表现的不那么平等了。

一行人等午时出发,申初方才真正进入朝鲜境内,该处人等眼见上国之人到来,更有仙人至此,遂表现的异常热情和恭敬,纷纷邀请他们到自家用些饭食,乃至小住两日,几人虽是不愿,但如此犹如化身顶流明星一样的待遇,加之彼时不尽人意的交通工具,使得他们虽只从朝鲜借路入倭,也耽搁了十日,方才来到朝鲜海峡之畔。

朝鲜海峡作为间隔朝鲜半岛与日本列岛的海域并不甚宽,从此处抵达日本的直线最短距离约51千米,据传一万三千年前的更新纪末期,此处尚有路桥链接,从而造就了列岛之上最早的原住民,但始终保持部落阶段,待到两千余年前的秦朝时期,由于秦始皇的海外寻仙之念,直接或间接的促使一批来自中原,规模较大的移民潮登陆日本,从而给那里带去了先进的中华文明,最终在汉朝时期,日本列岛上成立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自秦至唐末,日本始终扮演着古中国的好好学生形象,然而唐朝灭亡之后,或许因为契丹崛起,反观身为当时中华正朔的宋朝,表现得差强人意,另有西夏、大理纷纷独立,导致日本逐渐对华夏产生轻视,与中华文明渐生嫌隙,日文从此开始完善并广泛应用。十三世纪的元朝曾两次试图征服日本,但却屡遭台风所挫,未能成功,如此一来使得日本更加自大,十六世纪时竟异想天开妄图入侵身为东亚主心骨的明朝,但刚刚在朝鲜半岛尝了些甜头,便被明军击溃,大败亏输。清朝定鼎中原之后,遣使入日,要求日本如朝鲜一般臣服于清,作为海外藩属,但却遭拒,日本不比朝鲜,后者若是不听话,则很容易被强大的中原王朝以武力“教育”一番,而日本深知,有“神风庇佑”,昔日元、明两朝尚且无可奈何,料来清朝亦然,故而有了拒绝的底气。清朝与日本可说是相互不对眼,康熙称日本为【倭子国】,而面对处于盛世的清朝,尤其迫于康熙帝征伐四方,开疆拓土的威势,日本表面上称其为【今古圣人】,实则亦非出自真心,仍未如汉唐时那般的心悦诚服,不过是国力所限,敢怒不敢言,或者说两面三刀,反复无常。

周德乐初时曾有想过让这18世纪中叶的清朝出兵胖揍一波鬼子,毕竟19世纪末期的中日甲午海战属实太过屈辱,在他看来,相较于晚清不敌英法,乃至遭八国联军掳掠而言,输给鬼子实在太丢脸了,毕竟能够完美抵挡多个强国联合入侵的朝代,大约不过秦汉唐元而已,但是以甲午战争前夕清朝的军事、人口和科技而言,其实依然是有机会战胜鬼子的,而且机会并不小,至于最终的战败是谁的锅,这一点想必列位心中自有公断。那么在19世纪末期的此消彼长下战败,若在18世纪中期呢?彼时清朝综合国力约排在世界第二,仅逊于英国而已,伯仲乃至小优于法、俄,那要去揍一下国力尚无法跻身世界前十的鬼子还不是轻轻松松?周德乐如今倒也不怕适当的改变历史了,毕竟“包子”说得清楚,眼下自己处于“奇史奇谭”,一个近似于游戏的世界,那么回想一下,某些穿越小说中还有帮助南宋反推金国的;帮助曹操统一天下的,那么自己以入世大仙的名义,说服某位大人物发兵打鬼子料来亦非不可,但事到临头,他还是否定了这一想法,原因无他,若当真如此一套操作下来,未免过于浪费时间了,而且根据目前的形势,鬼子那边即使可以规避大清,怕也难逃旭汉的毒打,如此一来,只需在玉锦笙处拱把火,告诉他,东倭已经不承认当年【附汉倭奴国王】的名号了即可,而后便无需自己操心了。

十八世纪海船的时速之慢,周德乐今日算是深有体会了,51千米的海峡,在周德乐的指导下,也是足足航行了6小时32分钟,方才于日本登陆。

抵达日本后,三人所见场景,以及所受的待遇,较之身处朝鲜之时,有着天壤之别,莫说如明星一般被人群众星捧月般对待了,行出一程,竟连行人也未见几个,偶然可以听见一句:“今古聖人の民、大英雄が来た’。 ”“清国、唐人の文風の元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