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论武江南(五)(1 / 3)

加入书签

只是周德乐闻听其适才之言,忙道:“不可!切记本大仙先前之言。”玉锦笙笑了笑,将机枪收回,笑道:“这清帝却也有趣,先前弟子见他集众两千余人,另有车马无数,若行水路,更得三千六百纤夫齐齐拉纤,方圆三十里内闲人尽绝,唯有一众官员列队齐迎,好不气派,眼下却怎地仅携同四人夜游江畔,莫非真不惧突遭暗算?”周德乐借机忽悠道:“由此可见‘真命天子’一词自有其理,这天生自带大气运之人,冥冥中亦有众神庇护,命不当绝时,纵遇灾厄,也可化险为夷,你看那《西游释厄传》中,唐三藏之所以屡遭妖魔所擒而不亡,除去孙行者神通广大,更是有那六丁六甲、护法迦蓝等众暗中护持,方得正果。世间自有仙人持,诸如本大仙在此。”玉锦笙闻言,不知可否,周德乐再次忽悠起来:“本大仙另有一事与你言明:当今这位大清天子,看似觉罗宗室,实则出身海宁,乃汉家之人。眼下不过卧薪尝胆,静待良机而已。”而心中想到:“嘿嘿,这个自晚清传至21世纪的民间传说虽然很不靠谱,毕竟满清皇室再愚笨也不会无偿选择一个外来的汉族人接管自家祖上打下的江山,并且在当代查一下爱新觉罗一族的家谱就可以了解到,与其说乾隆是汉族人,还不如说康熙是汉人可以沾点边,毕竟康熙帝的生母至少是出身汉军旗的。不过嘛,这种谣言拿来忽悠玉锦笙这种不知具体打哪来的汉朝人却也不错,或许可以再上一道保险,省的你某次一激动还是把乾隆爆掉了。”他说完后,控制包子适当的降了些高度,毕竟既已了解下方之人正是乾隆帝,机会难得,不妨仔细瞧一瞧,当然了,装神仙还是有必要继续装下去的,落地是不可能的,如此既可以免去一些繁琐的礼节,也可确保自己的安全。

对于来自21世纪的周德乐而言,只需稍微查阅些资料,便可得知,乾隆帝首次下江南时,年龄已几近不惑,之所以说观感上似在三十上下,则是因为其装束光鲜华丽、平日保养上佳,兼之身为帝王久矣,自有超凡脱俗之气,况且其相貌本就生的不坏,与之同时期的英国人尚评价其【皮肤白皙】,且自身亦有“风流天子”之名,观感理当尤为年轻,与那市井中年自不可同日而语。此外,乾隆帝生性自负,好排场、行事张扬,每逢南巡,唯恐天下有人不知,耗资难以估量,与其祖父康熙帝的微服私访截然不同。

若论乾隆帝南巡时,倒也做过些好事,譬如每行至一处,则多会减免该处及周边地区所纳赋税,内心大悦时,亦有准许若干百姓鸣冤诉苦之举,但并不会特意为之,处理一件便即“收工”,倒也不至耽误行程。此外,他若逢心血来潮之际,常会为美景人物赋诗一首,以彰显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之文采。

单说眼下乾隆帝并身侧数人行至江畔,眼见远方山影蒙蒙,近处竹影摇曳,一轮皓月映照长江东去,夜风徐徐,四下里安宁祥和,堪比画卷,较之白日身处车队中,众星捧月之壮景可谓各有千秋。故而再次诗兴大发,口中吟出一句:“金山竹影几千秋…”通常而言,诗人作诗不同于学生朗诵那般可以一气呵成,毫无停顿,而是需要斟酌、推敲再三方有下文,似乾隆这般人物,假若一时间思绪断绝,则可能会命身周近臣补全下句,但此番他一句出口,便使周德乐脑中灵光一闪,穿越前,自己曾在网络上看见一些关于乾隆诗词的调侃,多是说他作诗仅图数量不追求质量,某些丝毫不顺,似左右拼凑而成;有些则有抄袭之嫌;另有些则过于浅薄,说是诗文,却似流水日记,仿若小学生手笔,身为一国之君,竟作如此歪诗,委实令人难绷。在这些人所举的实例中,便有适才自己耳中所闻之句,一时大感有趣,索性在包子上取出话筒,接口一句:“云锁高峰水自流。”

此言一出,大出下方五人意料之外,然四顾左右,不见人影,亦无人觉察出任何潜伏于左近的生人气息,可偏偏适才话音听得真切,绝无可能出自幻觉,这不禁使得包括乾隆帝在内的五人大感惊诧,继而联想到了数月前京城突降“真仙”之事,以及这些日来听闻的若干奇事,诸如紫色彗星降于汝州;红花会一处分舵于正月初一化为灰烬云云,似乎进一步证明了确有神灵降世,庇佑大清,实可谓亘古未有之幸事,乾隆心中也愈发对自己统治的天下加以肯定,但他很快便发觉,那声音仅仅说了一句诗,便再无回应,更无仙人与自己相见,意犹未尽,于是乎借着适才诗句,复又开口道:“万里长江飘玉带…”

乾隆帝道出该句诗文之时,有意运集内力发声,为了引起仙人注意的同时,也不至于被其小瞧。须知但凡清代的帝位继承人,多是力图培养为文武全才之辈,是故常在童年,便已触及常人难以企及之苦,而乾隆帝少时身为储君之际,便与那清代独一份的【大将军王】胤禵习武多年,武功方面的造诣颇有些可圈可点之处,今朝虽人至中年,荣登皇位已久,多少荒废了些武功,但根基尚在,体内蕴有些许内力不足为奇。

且说周德乐身在半空,闻听上述诗句,较之前番更加清朗有力,心中笑道:“呦,看来还当真上了头了,不过想来也是,这首诗总共八句呢,不可能作诗起个头就扔,假如真的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