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登门拜访承包人(2 / 3)

加入书签

尝到美味,这就是一种传承。”

同样,冯爷爷和冯建栋也不好说这样做还算不算鲁菜?

冯正明见大家都迟疑,他笑了笑说:“我的做法如果从调味上来说,肯定不能算是鲁菜,味型上是传统鲁菜没有的,但是如果从技法上来说,我的技法又是最传统的鲁菜技法。

这话把罗晴问住了,罗晴还真不知道这能不能算是鲁菜?

冯建栋这么一想,忍不住说:“这么看,我觉得给常宗福三成的股份,好像更亏了。”

所以师父和几位师伯师叔们都说过,不应该拘泥于追求完全一尘不变,如今的时代发展日新月异,鲁菜也应该要跟得上这样时代的进程。

冯正明笑着问:“我在这次青年大会餐饮工作上,做了一道酱烧牛肉,我做的时候,加入了国内南北的三种不同酱,还加入了一些东南亚那边的咖喱,你说我做出来的酱烧牛肉,还算是鲁菜吗?”

听完冯正明的这番解释,让冯建栋和罗晴一下子就仿佛受到某种启发。

冯建栋被这么一问,倒是瞬间明白过来。

冯建栋点头:“这应该是常宗福从国外回来的原因。”

罗晴不解问:“融合西餐元素?那样还算是鲁菜吗?”

冯正明点头:“我手上有冯家干饭铺,铺子里会做不少家常菜,那么汇泉楼肯定要做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甚至如果冯正明能够经营顺利,或许他能够拿下一些接待的宴会。

三叔冯建栋听完冯正明的述说,仔细想了想问:“所以,你接手汇泉楼,会在菜品上做一些创新?”

听完冯正明的这番话,还真的让爷爷、三叔和罗晴都充满期待。

冯建栋听了笑起来:“哈哈哈,我还以为你已经把正鲁兴忘了。”

“怎么可能会忘记?正鲁兴才是我真正要创立的品牌,只是现在还没有真正亮出品牌的时候,我要真正干出成绩了,再把正鲁兴的品牌亮出去。”

冯正明认真说:“等正鲁兴品牌亮出去,将会是我南下的时候。”

听冯正明如此有自信的宣言,全家人能感受到,他想要南下把鲁菜推广出去的决心。

获得家里人支持,冯正明没有等常宗福那边给自己回话,他直接开始接触汇泉楼方面。

汇泉楼虽然从国营转为了承包多年,但老字号招牌依然在省里。

承包汇泉楼的人,也是曾经汇泉楼国营时期的经理。

人也快到退休的年龄了,不过凭借多年积累下来的人脉关系,倒也算是勉强支撑着汇泉楼,没有让汇泉楼走到燕喜楼那一步。

只是进入到九十年代,随着泉城大大小小的餐馆酒楼出现,还有街头上的大排档层出不穷。

还有聚丰德、泰丰楼和聚宾园三家率先的一些改变。

给了汇泉楼绝大的经营上压力。

从去年开始,汇泉楼经营状况就是每况愈下。

而除了那些表面上的各种原因,实际上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后厨内部。

和燕喜楼是因为经营者策略上出现问题不同。

汇泉楼走到现在经营不下去是因为后厨大师傅的出走。

汇泉楼后厨的大师傅在泉城也算是名气不小,也正因为名气不小,大师傅突然接到他在京城师兄的邀请,结果他还真的是撇下汇泉楼去了京城。

大师傅一走,汇泉楼剩下的厨师不是说不能做菜。

而是在手艺上明显要比大师傅差一截。

再加上,汇泉楼的老字号招牌摆在那。

让人不自觉会拔高对汇泉楼菜品的期待值。

可能在小餐馆和酒楼里做的不算差的菜,放在汇泉楼端出来,顾客就会不自觉挑剔起来。

没多久,汇泉楼大师傅出走的消息被传开,加剧了大家对汇泉楼不行的印象。

所以现在承包汇泉楼的经理已经是真的山穷水尽,各种办法和点子都已经想尽,实在没办法扭转汇泉楼颓势。

打算今年承包到期,不再继续承包汇泉楼经营权,回家等待着退休了。

冯正明通过师父了解清楚汇泉楼的具体情况。

他没有直接去省里提出自己接手汇泉楼,而是先去了现在承包汇泉楼的老经理家里拜访。

这位老经理名叫:何云庆。

年龄已经五十有七了。

冯正明从师父那打听到,何云庆从十七岁就在汇泉楼跑堂。

从一个汇泉楼跑堂传菜服务人员,一步一步干到汇泉楼的经理级别。

在刚刚允许个人承包的时候,他也是立刻站出来承包了汇泉楼。

汇泉楼在何云庆承包期间,也曾经有过高光时刻。

甚至一度在名气上盖过泰丰楼和聚宾园,压燕喜楼一头,是聚丰德之下泉城第二的酒楼。

这其中固然有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