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斗米误差(2 / 3)

加入书签

静,问道:“就没有人觉得其中有问题吗?前脚姑娘刚上吊自杀,后脚家里人就都没了。”

巧娘:“或许是她给孩子下泻药的报应,又或许是她污蔑闻人司户的报应落在了自己家人的身上,反正不会是闻人司户干的。”

伯景郁:“你给我们指个地方,我们过去看看。”

巧娘:“都烧成焦炭了,还有啥好看的。”

庭渊道:“总该我们得去亲眼看一眼,证实一下你的话,要替闻人兄翻案,我们两家都得付出巨大的代价,若是没有切实的证据,想替闻人兄翻案也翻不了啊。”

听庭渊这么说,巧娘便给他们指了地方:“出门向左,穿过两条街会看到一口井,往右手边走两个路口,有一棵挂满了红绳子的老槐树,顺着槐树往左边走,门前有一棵柿子树的就是他们家。”

伯景郁记住了,又问:“那这姚家人的尸首都埋在了哪里?”

巧娘觉得奇怪:“你们问这做什么?”

庭渊道:“总归要去找个人验尸,看看这姚家姑娘是否真的曾经被人奸污过。”

“可这人都死了大半年了……怕是早就成了一堆烂骨头。”巧娘觉得现在去找尸体怕是没什么用了。

伯景郁道:“我们要救闻人兄,自然要掌握切实的证据,什么证据都没有,便是我去了君上面前,那也救不回他,你到底是希望我们救他,还是希望我们不救他?”

“当然是救。”巧娘忙道,生怕伯景郁和庭渊反悔了。

伯景郁看着她,那意思是你还在等啥?

巧娘:“她的尸首应该是被埋在了坟场,他们家是外地迁移过来的,在本村没有祖坟,没有祖坟的统一埋在坟场。”

“坟场在哪里?”

巧娘:“出村往南走二里地,有个小山头就是坟场。”

伯景郁又问:“如今闻人兄被押解上京,你这里的粮食可还够用?”

巧娘道:“倒是还能吃到年底。”

“过了年怎么办?”

巧娘摇头,“或许那时候闻人司户就回来了吧。”

庭渊心说:他再也回不来了。

可面上他二人神色如常。

伯景郁道:“我会与工会的朋友说,让他们定时给你们送粮食,这些孩子该送书孰的就送书孰,还是要好生教育,免得将来走入歧路,我想闻人兄把他送到你这里,常来探望,也是希望这些孩子将来能与他一样参加科举高中进士。”

巧娘:“可我没有钱送他们去书孰,不是和公子要钱的意思。”

伯景郁抬手制止了她的话,“一切都会为你安排妥当。”

巧娘忙弯腰行礼:“多谢二位公子。”

庭渊与伯景郁走出这小院子,回头看了一眼,院里有一棵大树,可惜这棵大树的叶子已经掉得差不多了。

伯景郁问庭渊:“你是想去姚家看看,还是先回小院?”

庭渊:“这天光大亮地去看人家被烧毁的房屋,容易引起注意,回小院也过早了些,还是去工会看看他们那头有没有什么发现吧。”

伯景郁一想觉得也可以,于是两人往工会去。

杏儿与平安帮着呼延南音核查账目。

两人曾经在居安城就帮庭渊核查过,后来又帮着庭渊管理宅子内外,查账对他们来说很容易。

两人专业的架势,便是呼延南音也有些震惊。

他一直以为这两个人就是普通的丫鬟和仆人,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技能。

两人查账的能力与他相比,便也差不了多少。

郑会长也是极少看到女子如今精通算数,不仅精通算数,写的字也漂亮。

而且这两人也不过十七八岁,看着却像是从小就学这些东西一般熟练。

呼延南音便是从小学起的,他便更对二人好奇,“你们打小就和你家公子学这些东西吗?”

杏儿一边拨着算盘,一边与呼延南音说:“这两年才开始学的。”

呼延南音惊讶地看着他们:“两年你们就能学成这样?”

杏儿道:“准确来说是一年零三个月。”

呼延南音:“!!!”

郑会长也很意外,“杏儿姑娘如此好本事,为何不做账房先生,而是留在庭公子身边做个小丫鬟。”

他觉得这样的本事当个会长也是绰绰有余的。

便是他的计算能力也没有杏儿强,这才来不过一个时辰,便已经核查完了一本账目,他得算上半天。

拨算盘的速度他两只手都跟不上,何况是脑子,可这姑娘不仅能跟得上,还不出错。

杏儿道:“跟在公子身边,可比做账房先生什么的有意思得多,你那是不知我家公子的好,他可是我见过的最最最好的人,我这所有的本事都是他教我的。”

“这么厉害?”呼延南音一直觉得庭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